"101校務評鑑-課程教學" 修訂間的差異
出自 新化國中wiki平台
(→能具體呈現教師創意教學的項目與作法,有實際成效。) |
|||
行 1: | 行 1: | ||
{{101校務評鑑}} | {{101校務評鑑}} | ||
__TOC__ | __TOC__ | ||
+ | ==推動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之運作== | ||
+ | ===落實課發會運作=== | ||
+ | ===落實課程計畫=== | ||
+ | ===推動多元評量=== | ||
+ | ==定期召開各領域教學研究會== | ||
+ | ===落實各領域小組運作=== | ||
+ | ==推動教師創意教學== | ||
+ | ===推動課程教學專案=== | ||
+ | ===推動教師創意教學=== | ||
+ | ===推動教學成果發表=== | ||
+ | ==推動資訊教育== | ||
+ | ===落實資訊融入教學=== | ||
+ | ==推動資訊與科學教育== | ||
+ | ===辦理科學或天文教育之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競賽=== | ||
+ | ===落實自然課程實驗教學=== | ||
+ | ==落實母語教學== | ||
+ | ===推動教師參加閩客語初、進階研習=== | ||
+ | |||
+ | ==推動閱讀教育== | ||
+ | ===提升閱讀素養=== | ||
+ | ===辦理閱讀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相關競賽=== | ||
+ | |||
+ | ==推動英語教育== | ||
+ | ===英語專長教師授課比率。【國小】=== | ||
+ | ===辦理學生英語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相關競賽=== | ||
+ | |||
+ | ==教師之專業成長== | ||
+ | ===系統規劃教師專業發展、進修成長活動=== | ||
+ | |||
+ | ==校長自我專業成長及課程領導== | ||
+ | ===落實校長參與課程研習=== | ||
+ | |||
+ | ==特色項目== | ||
+ | (以下所列項目僅供參考,可自前述評鑑細項中有特殊發展或表現者擇優列舉;或可自以下項目列舉)。 | ||
+ | |||
+ | 1.彙編本土語教材並實施本土語自編課程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2.發展多元文化教材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3.參加科學展覽及相關競賽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4.英語教師通過英檢中高級或CEF架構B2級以上者達50%以上 。 | ||
+ | |||
+ | 5.參加課程類競賽獲獎。 | ||
+ | |||
+ | 6.辦理同儕教學視導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7.發展教師專業社群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8.執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9.推動本土語教師認證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10.結合藝術家或專家藝文團體到偏遠學校協助藝文教學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11.縮短數位學習落差卓有成效。 | ||
+ | |||
+ | 12.其他。 | ||
+ | |||
+ | |||
+ | ------------------- | ||
+ | |||
==積極推動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之運作== | ==積極推動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之運作== | ||
===訂有全校課發會的組織架構,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會議,定期研討運作,並能提出具體提升教學策略。=== | ===訂有全校課發會的組織架構,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會議,定期研討運作,並能提出具體提升教學策略。=== |
於 2012年3月2日 (五) 16:10 的修訂
教育政策 | 學校經營 | 課程教學 | 領導能力 | 公共關係 |
---|
目錄
推動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之運作
落實課發會運作
落實課程計畫
推動多元評量
定期召開各領域教學研究會
落實各領域小組運作
推動教師創意教學
推動課程教學專案
推動教師創意教學
推動教學成果發表
推動資訊教育
落實資訊融入教學
推動資訊與科學教育
辦理科學或天文教育之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競賽
落實自然課程實驗教學
落實母語教學
推動教師參加閩客語初、進階研習
推動閱讀教育
提升閱讀素養
辦理閱讀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相關競賽
推動英語教育
英語專長教師授課比率。【國小】
辦理學生英語表演、參訪、營隊或相關競賽
教師之專業成長
系統規劃教師專業發展、進修成長活動
校長自我專業成長及課程領導
落實校長參與課程研習
特色項目
(以下所列項目僅供參考,可自前述評鑑細項中有特殊發展或表現者擇優列舉;或可自以下項目列舉)。
1.彙編本土語教材並實施本土語自編課程卓有成效。
2.發展多元文化教材卓有成效。
3.參加科學展覽及相關競賽卓有成效。
4.英語教師通過英檢中高級或CEF架構B2級以上者達50%以上 。
5.參加課程類競賽獲獎。
6.辦理同儕教學視導卓有成效。
7.發展教師專業社群卓有成效。
8.執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卓有成效。
9.推動本土語教師認證卓有成效。
10.結合藝術家或專家藝文團體到偏遠學校協助藝文教學卓有成效。
11.縮短數位學習落差卓有成效。
12.其他。
積極推動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之運作
訂有全校課發會的組織架構,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會議,定期研討運作,並能提出具體提升教學策略。
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訂有全校課程計畫並報教育局備查。
善用多元評量,評量方式切合教學目標,具體可行。
定期召開各領域教學研究會
訂有各領域小組的組織架構,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會議,定期研討運作,並能提出具體提升教學策略。
教師創意教學
配合教育政策,每學年至少提送2項課程教學類專案
能具體呈現教師創意教學的項目與作法,有實際成效。
每學年至少辦理1次教學成果發表。
推動資訊與科學教育
實施資訊教育及推動成果。
實施科學或天文教育及推動成果。
落實自然課程實驗教學。
推動本土與閱讀教育
本土語師資中,閩、客語取得相關認證通過中高級以上者達80%含);且原住民族語通過認證考試達100%。
辦理語花臺推動成果。
訂有落實提升閱讀素養相關計畫,且有推動成果。
每學年至少辦理或鼓勵學生參與一項語文類活動或競賽。
推動英語教育
英語課由具有合格英語專長教師授課比率達90%(含)以上。
學生每學年至少參加一項英語表演、參訪本市英語村或相關競賽。
教師之專業進修成長
系統規劃教師專業發展、進修成長活動。如配課教師之專業成長)
校長能以身作則參加研習進修,落實課程領導
校長與行政團隊能積極參與或主持各項課程與教學研討活動,適時提供專業支持與經驗分享。
特色項目
3-9-n(以下所列項目僅供參考,可自前述評鑑細項中績優者列舉;亦可自行列舉項目)。
配合本市本土語政策,彙編本語教材並實施本語自編課程
參加科學展覽及相關競賽
英語教師通過英檢中高級或CEF架構B2級以上者達50%(含)以上
參加課程類競賽獲獎
辦理同儕教學視導卓有成效
發展教師專業社群卓有成效
執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卓有成效
- 每學年於校務會議進行宣導,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說明會及研習活動,定期調查教師參加意願。